云原生可观测性技术目前现状及发展趋势?

云杉 世纪

2022年12月23日

产品资讯

当前,主流可观测性系统主要基于Metrics、Traces、Logs三大数据类型构建,围绕着这三种数据类型,开源社区构建了多种多样的开源产品,像Prometheus, Cortex, Fluentd, ELK, Loki, Jaeger等。这些开源产品极大的丰富了人们在云原生可观测性实践中的选择。然而,这些开源组件大多专注于解决某个特定场景的
云原生可观测性 问题,应对复杂业务场景往往会让开发运维人员陷入困境。

人们在云原生可观测性上遇到的困难,是云原生实践中必须克服的阻碍。

为了让客户的云原生之路更加顺畅,各大云计算厂商相继推出云原生可观测性产品。同时,业界主要的监控服务提供商也都迅速跟进,开始在自家产品中支持云原生可观测性能力。

云原生可观测性 技术现状

在CNCF landscape中,可观测性相关产品分为Monitoring, Tracing, Logging三大类,这些产品有开源的,也有商业的,比如:

Monitoring: Prometheus,Cortex,ZABBIX, ?Grafana,sysdig等。

Tracing: Jaeger, zipkin, SkyWalking、OpenTracing、OpenCensus等。

Logging: Loki, ELK, Fluentd, splunk等

利用这些产品的组合,我们可以比较快速的搭建一个可观测性系统。但是真正用起来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。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:

组件繁多: 针对Metrics, Traces, Logs三种数据,往往需要搭建三套独立的系统,内部涉及的组件更多,维护成本很高。
数据不互通:同一个应用不同类型的数据被存储在相互独立的系统,数据不互通,难以发挥数据最大的价值。
厂商绑定:一些商业产品没有遵守社区标准,在数据采集、传输、存储、可视化、告警等阶段都可能与厂商绑定。后续更换方案的成本巨大。

可观测性是云原生场景必不可少的一环,关系到云原生实践能否在生产环境顺利实施。可观测性技术实施具有技术栈多样,场景复杂,数据规模大等特点,这给人们云原生实践带来了很大的障碍。开源社区针对这个问题,着手构建统一的云原生可观测性技术与规范;各大云厂商与监控服务提供商也都看到了需求和机遇,陆续推出云原生可观测性相关的产品或功能。

目前, 云原生可观测性 还在发展初期,很多产品都在探索阶段,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。未来人们对可观测性的需求只会越来越高。

Related Posts

根因分析假 running 真故障 记一次电力行业的 SRE 实践

云杉 世纪

2024年3月8日

产品资讯

用户:某省级电网企业 挑战 定界困难:当发生故障,业务部门和网络部门互相推诿,而不是解决问题; 监控颗粒度不足 […]

Read More

云杉网络 DeepFlow 联合 OpenCloudOS 完成技术兼容互认证

云杉 世纪

2024年3月6日

产品资讯

北京云杉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云杉网络)的云原生可观测性产品 DeepFlow 与 OpenClou […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