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秘云杉网络混合云核心技术:(一) 网络虚拟化架构
为助力客户IT延伸至云端、帮助IDC转型、实现软硬件厂商开启云战略,云杉网络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混合云生态。云杉网络之所以提出共同构建混合云生态,不仅因为开放共赢的情怀,更因为丰厚的技术底蕴。
云杉网络以SDN技术为核心,在SDN技术实力的支撑下,进行了一系列创新,其中首要是网络虚拟化架构。
Why:混合云为什么要做网络虚拟化?
因为构建混合云,云端需要提供满足用户业务需求的虚拟网络,还需要建立虚拟网络间及虚拟网络到用户网络的互联。
What:什么是云杉的网络虚拟化架构?
该架构,遵从物理到虚拟的设计思路。
- 物理资源
网络层面,有三种物理资源:网关、交换机、服务器。分别构成网关资源池、交换机资源池、服务器资源池。
网关资源池,提供虚拟网络之间的三层互联及隔离;
交换机资源池,提供物理设备间的二层互联及隔离;
服务器资源池,提供服务器内部的虚拟设备之间的二层互联及隔离。
- 虚拟化
物理资源构成资源池,资源池则需要进行虚拟化。
网关资源池按需提供虚拟网关,一个物理网关可以提供多个虚拟网关,多个物理网关可以组合一个虚拟网关;
交换机资源池按需提供虚拟Fabric,一个物理交换机可以提供多个虚拟Fabric,多个物理交换机可以组合一个虚拟Fabric;
服务器资源池按需提供虚拟交换机,一个物理服务器可以提供多个虚拟交换机,多个物理服务器上的虚拟交换机可以通过虚拟Fabric互联,构成虚拟网络vnet。
- 网络架构部署
上图展示的用户需求,实际部署中落在物理的世界里是这样的:

- 网络架构扩展
一个子网可以分布在一个服务器上,也可以分布在多个服务器上。
同一个数据中心可以有多个的租户,也可在一个租户跨数据中心部署。
租户之间是有二层隔离的,不同的二层子网直接可以互联,如果要跨数据中心互联,则需要有VPN隧道。

由此,构成了整个网络虚拟化的基础架构。此架构展示了虚拟网络如何部署,以及虚拟网络之间的连接,三层互联、vpn互联如何部署。
How:如何保证网络虚拟化的高性能?
通过实战经验及算法创新,实现网络虚拟化平台性能提升,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:

- 虚拟网关
一个物理设备,变成多个虚拟设备。虚拟设备性能此时会下降。如何减少虚拟化对性能的影响?
采用两种方式:一种是添加硬件加速;另一种是消除冗余的中间层。
我们采用硬件加速卡和软件DPDK,此时,虚拟网关的处理性能有5到20倍的增长。消除冗余的中间层,例如去HyperVisor节省其对CPU的损耗。
- 交换设备
一方面使用TCAM查找流表,利用算法控制流表大小。通过控制器严格限制交换设备上流表数目小于硬件TCAM芯片能处理的数目使硬件在可处理网络流量范围内,从而到达10-40G的高性能处理。
另一方面,使用硬件的VxLAN/NvGRE加速,利用算法控制隧道数。VxLAN的隧道数是有限的,通过云杉的算法和统一控制、调度,使得隧道数控制在硬件可支持的范围内。这样保证物理交换设备在正常的状态下工作,从而保证性能。
- 服务器
对于服务器,软件是关键。提高软件处理网络的性能,即提高了服务器端的交换机的性能。
一方面,通过使用Packet Classification算法进行流表查找,动态注入流表,让每个虚拟交换机,即使处理大量的流表,也可以很快。另外应对突发事件,根据监控系统的检测,动态触发流表注入,从而使突发事件不影响整体性能。
另一方面,不使用软件隧道、路由、加解密等方式,以避免在服务器上做过多网络协议的处理,减少占用CPU,让CPU更多用于虚拟交换机流表支撑,由此获得了更好性能。
How:如何保证虚拟网络的规模?
多个虚拟网关的扩展,通过分布式虚拟网关(DVG)和分布式虚拟交换机(DVS)实现。

- 分布式虚拟网关(DVG)
通过网络负载均衡,让DVG的性能随硬件增加而线性扩展。
通过控制器调度,让规则和状态在分布式系统中同步,保证管理的统一。从而使虚拟网关处理能力提高3倍。这都是基于云杉技术创新。
- 分布式虚拟交换机(DVS)
实现一个虚拟子网如何能够跨机架、跨地域部署。
通过VxLAN协议,弹性扩展虚拟网络规模。
通过VLAN映射(OpenFlow及Open vSwitch共同实现),无限扩展虚拟网络数量。
以上,分享了混合云中的网络虚拟化架构,下期将带来云杉在SDN技术支撑下的创新——混合云中的企业级IT服务。
SDN in China
2015年5月8日
核心技术